免费提交名片

以爱为舟,以行作桨—我的辅导员保研竞选之路

admin    2025-11-25    3

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、亲爱的同学们:

大家好!我是来自XX学院XX专业2020级的XXX,今天站在这里,我带着三年学生工作的沉淀、对辅导员岗位的敬畏与热爱,以及一份“想为同学们做点实事”的初心,参加本次辅导员保研竞选。

从大一担任班长,到大二成为学院学生会副主席,再到大三协助辅导员处理日常事务,三年来,我始终在“服务同学”的道路上奔跑,这些经历让我深刻明白:辅导员不仅是连接学校与学生的桥梁,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“引路人”“贴心人”“守护者”,而我,渴望成为这样的人。

以真心换真情,在服务中沉淀经验

作为班长,我始终把班级凝聚力放在首位,记得大一刚入学,班级里有位同学因不适应大学节奏,出现了严重的厌学情绪,甚至萌生了退学的想法,我没有简单地“劝他坚持”,而是每天陪他去图书馆自习,周末约他一起打球,慢慢打开他的心扉,后来,我又联合学习委员为他制定了“一对一”学业帮扶计划,帮他补修落下的课程,半个学期后,他的成绩从班级倒数跃升至中游,还主动报名参加了学院的辩论赛,这件事让我明白:辅导员的工作,从来不是“发通知”“管纪律”,而是用真心去感知学生的需求,用行动去化解他们的困境。

大三时,我担任辅导员助理,协助老师处理了更多琐碎却重要的工作:整理300余名学生的档案材料,组织15次主题班会(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”班会覆盖全院学生,收到反馈问卷286份,满意度达95%),参与处理4起学生突发事件(包括疫情封校期间的物资协调、学生冲突调解等),这些经历让我熟悉了辅导员的日常流程,更让我学会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、协调资源——比如去年11月,一位同学突发急性阑尾炎,我第一时间联系校医院,陪他就医、办理住院手续,直到他的家长赶到医院,全程没有让老师操心,那天凌晨三点,看着同学转危为安,我突然觉得:所有的疲惫,都抵不过一句“谢谢你”的温暖。

以专业为基石,在学习中提升能力

为了更好地胜任辅导员岗位,我主动学习相关知识:考取了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师”证书,系统学习了《普通心理学》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》等课程;参加了学校组织的“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训”,聆听了资深辅导员的经验分享;还阅读了《给辅导员的100条建议》《学生工作案例集》等书籍,积累了不少处理学生问题的方法。

我也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:连续三年获得校级奖学金,两次被评为“优秀学生干部”;作为项目负责人,带领团队完成了《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动态调研》课题,调研报告获得校级一等奖;在疫情期间,组织班级同学开展“云支教”活动,帮助偏远地区的12名小学生辅导功课,相关事迹被学院公众号报道,这些经历不仅让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,更培养了我的沟通能力、组织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——而这些,正是辅导员岗位所必需的。

以责任为担当,在规划中践行使命

如果有幸成为一名辅导员,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:

做思想引领的“灯塔”

我会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,开展“沉浸式”思想教育活动:比如组织“红色剧本杀”“党史知识竞赛”等趣味活动,让同学们在互动中接受红色教育;建立“班级思想动态监测机制”,定期与学生谈心谈话,及时发现并引导学生的思想困惑;邀请优秀校友、党员教师走进班级,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,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

做学业成长的“伙伴”

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,我会搭建“学业帮扶体系”:为新生开展“学业规划讲座”,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大学学习;为挂科学生建立“学习小组”,邀请成绩优异的同学担任导师;为考研、就业的学生提供“一对一”指导,联系企业开展实习推荐,邀请考研上岸的学长学姐分享经验,我相信,只有让同学们在学业上有收获,他们才能更自信地面对未来。

做生活关怀的“家人”

我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:建立“心理健康档案”,定期开展心理筛查,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跟踪辅导;组织“宿舍文化节”“体育嘉年华”等活动,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;设立“暖心信箱”,让同学们可以随时向我倾诉烦恼——我希望,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到:学校不仅是学习的地方,更是一个温暖的“家”。

各位老师、同学们,辅导员的工作或许平凡,但它承载着无数学生的梦想与未来,我深知,这个岗位需要耐心、爱心、责任心,更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,如果我有幸当选,我将以“爱”为舟,以“行”作桨,用我的真心、专业和担当,陪伴同学们走过这段最珍贵的青春岁月。

感谢各位老师给我这个机会,也感谢同学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,无论结果如何,我都会继续在服务同学的道路上前行。

谢谢大家!

(全文共1528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