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工保研辅导记录书范文
辅导记录书编号:HY-BY-2023-001
辅导对象:李同学(XX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20级本科生)
辅导周期:2023年3月—2023年9月
辅导导师:张教授(XX高校化工学院副教授,保研辅导经验5年)
(一)辅导对象背景
李同学专业排名:年级前3%(120人/3人),CET-6:580分,拥有2项科研经历(省级大创项目“新型MOFs催化剂用于CO₂加氢制甲醇”核心成员、校级科研项目“化工废水处理工艺优化”负责人),曾获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、省级化工实验技能大赛一等奖,但存在短板:文书表述缺乏专业深度、面试时科研项目逻辑不清晰、跨学科知识储备不足(如材料化工交叉领域)。
(二)辅导目标与计划
核心目标:帮助学生获得天津大学、华东理工大学、浙江大学化工学院推免资格,并拿到至少2所院校的预录取offer。
分阶段计划:
- 材料准备阶段(3-5月):优化个人陈述、推荐信、科研简历,突出化工专业特色;
- 笔试强化阶段(6-7月):聚焦化工原理、物理化学、反应工程等核心课程,针对目标院校真题训练;
- 面试模拟阶段(8-9月):开展专业问题答辩、英文科研汇报、压力面试等场景模拟,提升临场应变能力。
(三)辅导过程与关键节点
-
材料打磨:
- 个人陈述:将“参与MOFs催化剂项目”修改为“负责MOFs催化剂的合成表征(XRD、BET),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条件,使CO₂加氢制甲醇转化率提升12%,相关成果已投稿《化工进展》(初审通过)”,强化数据化成果;
- 推荐信:指导学生联系化工系2位教授(大创导师+专业课程负责人),突出“实验操作严谨性”“工程问题解决能力”等化工核心素养。
-
笔试辅导:
- 针对天津大学偏好“工程应用”的特点,重点讲解“精馏塔设计”“反应器放大”等案例;
- 针对浙江大学偏好“基础研究”的特点,补充“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”“热力学相平衡计算”等知识点;
- 每周组织1次模拟笔试,错题率从初期35%降至后期15%。
-
面试模拟:
- 专业问题模拟:设计“如何降低化工生产中的能耗?”“MOFs催化剂在工业应用中的瓶颈是什么?”等问题,引导学生结合科研经历作答;
- 英文面试模拟:训练“Introduce your research project”“What’s your understanding of green chemistry?”等场景,纠正专业术语发音(如“catalyst”“reaction engineering”);
- 累计开展12次模拟面试,学生从初期紧张卡顿到后期能流畅回答90%以上问题。
(四)辅导成果与反思
成果:李同学成功获得天津大学化工学院(直博)、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(学硕)、浙江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(学硕)3个预录取offer,最终选择天津大学直博。
反思与改进:后续辅导需加强跨学科知识(如化工与材料、环境的交叉),针对部分院校新增的“AI+化工”面试题进行专项训练,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。
化工保研辅导记录书撰写指南
突出化工专业特色
化工保研注重“科研能力+工程素养”,记录书需重点体现:
- 科研经历:明确实验技能(如XRD、GC-MS等仪器操作)、项目成果(转化率、收率等数据)、学科竞赛(化工设计、实验技能大赛等);
- 工程思维:如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(废水处理、能耗优化)、对工业生产流程的理解。
数据化呈现成果
避免空泛表述,用具体数据增强说服力:
- 错误示例:“参与科研项目,取得一定成果”;
- 正确示例:“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省级大创项目,优化反应条件后,使乙酸乙酯合成反应的选择性从85%提升至92%,完成10L规模中试实验,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(专利号:ZL2023XXXXXXX)”。
针对性匹配目标院校
不同院校化工专业的研究方向差异较大,记录书需体现“定制化”:
- 工科强校(天大、华理):侧重工程应用、工艺设计、工业放大;
- 综合类院校(浙大、复旦):侧重基础研究、交叉学科、创新思维;
- 科研院所(中科院过程所):侧重科研项目的深度与连续性。
反思部分需有建设性
记录书不仅要总结成果,更要提出可落地的改进方向:
- 如“学生在‘绿色化工’领域知识储备不足,后续需补充《绿色化学与工程》课程内容”;
- 或“面试时对跨学科问题的回答不够深入,可推荐阅读《化工与材料交叉前沿》等文献”。
化工保研辅导记录书是连接学生与理想院校的桥梁,其核心在于“专业精准性+个性化定制”,通过范文中的系统规划与细节打磨,学生能最大化展现自身优势;而撰写指南则为辅导者提供了清晰的框架,帮助其高效记录辅导过程、优化辅导策略,对于化工学子而言,一份高质量的辅导记录书不仅是保研成功的助力,更是未来科研道路上的宝贵经验沉淀。
(全文共计1286字)


